:::
:::

休學是不是失敗?談談為自己負責的勇氣

在上學這條路上,你可能聽過很多這樣的聲音:

「他休學了耶,是不是撐不下去?」

「休學會不會一輩子完蛋?」

「讀就對了啦,不要想太多。」

但你心裡可能正在想:

「我真的撐不下去了,但又不敢說出口。」

「我是不是太沒用,才會想逃走?」

「我真的好想休息一下,喘口氣。」

在「繼續」和「停下來」之間,我們常常只被教會了堅持,卻沒人告訴我們:選擇休息,也是負責任的一種。


  1. 休學,不代表你失敗了

在台灣這個「一路直直走」的教育系統裡,我們習慣了:
考試 → 升學 → 找工作 → 安定

所以當你說「我不想再照這樣走了」,社會會下意識地覺得你「偏離正軌」、「走錯方向」。但事實是——人生不是只有一條路,而你有權利決定自己的節奏。

📌 有人休學去打工、找方向
📌 有人休學是因為身體或心理撐不住
📌 有人休學只是因為「還不確定這是不是我要的」

這些理由都值得被理解,而不是被貼上「爛草莓」的標籤。

  1. 真正的勇氣,是願意誠實面對自己

很多人不是不想繼續,而是不敢承認自己「不快樂」、「迷惘」、「需要幫助」。

你願意停下來,去處理那些混亂的情緒、去重新整理自己的目標,其實比硬撐更需要勇氣。

📌 勇敢不是無條件地向前衝,而是你明知道這條路會痛,
還願意自己走回去問:「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?」

  1. 如果你也在考慮休學,可以問自己三個問題
  • 我為什麼想休學?

是因為壓力?科系不適合?身心狀況不佳?還是其他原因?

  • 如果休學了,我接下來想做什麼?

不一定要有完整計畫,但有個初步方向會幫助你安心一點。

  • 我有什麼資源可以支持我?

家人、朋友、輔導老師、職涯中心——有人可以陪你一起想。

💬 給你的小提醒:
人生不是用速度來衡量價值的,重要的是「你知道自己正在往哪裡走」。
你值得過一段不是硬撐、而是能呼吸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