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不回訊息是討厭我?談談關係中的安全感
你是不是也曾這樣想過:
「他是不是故意已讀不回?」
「我是不是講錯話了?」
「我是不是很煩,所以他開始疏遠我?」
明明才隔沒幾個小時沒回訊息,心裡卻開始上演一齣八點檔,演出無限擴大的焦慮劇情。
這不是你太敏感,而是「安全感」在提醒你:你很在意這段關係。
- 安全感是什麼?為什麼有些人比較缺?
安全感不是對方給你的保證,而是你內心對「自己是否值得被愛、被接納」的信念。
有些人對關係特別敏感,可能是因為:
- 曾經在重要的關係中被冷落、背叛或忽視
- 從小被教育要「懂事、不要麻煩別人」,習慣壓抑自己的需要
- 經常被比較、被忽略,讓自己懷疑是否夠好
👉這些經驗會讓你在關係中容易「自責」、也容易「過度解讀」。
- 你不是太黏,是你太需要「被確認」
當你習慣依賴對方的回應來證明自己的價值,就很容易被已讀不回、冷淡語氣、少一個表情符號影響心情。
但其實對方可能只是:
- 在忙沒看到訊息
- 想休息一下,不想聊天
- 覺得你們之間沒什麼問題,不需要「一直聯絡」
👉我們在關係裡常會「誤會沉默的意圖」,卻很少「主動說出自己的不安」。
- 建立安全感的 3 個練習
📌 1. 情緒來時,先回頭問自己:「我在怕什麼?」
例:朋友沒回訊息,我是不是在害怕「被冷落」、「不被需要」?
釐清核心情緒,比你胡思亂想一整天更有用。
📌 2. 把「內心小劇場」換成「外在小提問」
比起一直猜對方想什麼,不如這樣問問:
「欸~你是不是最近比較忙?訊息都沒看到XD」
「有點想你了~但也怕我太吵哈哈哈」
這樣自然的提問,比埋怨更能打開對話。
📌 3. 多練習「不靠回應來肯定自己」
朋友不是你的鏡子,你的價值也不應該由別人的反應決定。
每天花點時間做一件讓你自己感到踏實的事——寫日記、運動、整理桌子都可以,讓「我自己」成為穩定的力量。
💬 給你的小提醒:
真正有安全感的關係,不是對方永遠秒回你,而是你相信——
「就算有時沒回,我們的關係也不會因為這一點小事崩塌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