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光族好焦慮?用 3 步驟開始練習經濟獨立
「怎麼錢一下就花光了?」
「明明這個月有省一點,為什麼還是存不到錢?」
「是不是我天生就不會理財啊?」
你不是不努力,而是根本沒人教你怎麼開始。
我們花了好多時間學數學、學英文,但很少有人教我們「怎麼和錢好好相處」。其實,理財不是大人的事,而是每個人都該提早練習的生活能力。
- 先搞懂你的錢「花去哪了」
別急著限制自己買東買西,第一步是「誠實面對現況」。
📌 小任務:
連續記帳 7 天,不用用複雜 App,一張紙或手機備忘錄就好。把每天花的每筆錢寫下來,不論是 25 元的飲料還是 399 的蝦皮包裹。
👉你會發現:
- 有些錢花得很習慣,根本沒注意到(例如每天早餐+飲料就快破百)
- 有些「便宜」的花費,累積起來超驚人
- 有些花費其實可以用替代方案減少(例如影集改看免費平台)
- 設定「微存錢目標」,比大目標更有用
很多人都想一次存下幾萬,但卻連 500 元都覺得難。
與其訂一個壓力大的存款數字,不如從小額存錢習慣開始。
📌 小練習:
- 設一個「不痛不癢但可行」的金額,例如每天存 30 元、一週存 100 元
- 存進一個你不常動的帳戶或實體撲滿
- 為這筆錢命名:「我的自由基金」「未來旅行金」「買給自己的禮物」
有時候你不是沒錢,而是沒「把錢留給自己」。
- 分清楚「需要」跟「想要」,不是逼你不快樂
很多人一講到理財就覺得:「是不是不能吃喜歡的?不能買快樂?」
其實不是要你變成苦行僧,而是要你當自己的主人,不被衝動牽著走。
📌 思考點:
- 想買某東西時先問自己:「我是真的需要,還是只是情緒不好想買點東西?」
- 幫自己列出一份「延遲購買清單」,把想買的東西放上去,等三天後再決定
- 學會挑選值得花的錢(例如學習、健康、真心想要的東西),減少後悔的開銷
💰 給你的小提醒:
你現在的每個選擇,都是在為未來的自己存下一點底氣。
不用一次變成理財達人,只要每天多一點意識,你就已經開始往經濟獨立的方向前進了。